本篇文章3956字,读完约10分钟
明亮的照片
编者的话
esi是文献计量学方法衡量学科快速发展水平的指标,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将其作为评价学科和科研绩效的依据,并与资源分配相结合,高校以esi指标为目标,出现了一系列功利的应试倾向,刻意寻找指标漏洞进行功利的刷题。
esi为什么受欢迎
基本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 )是科和唯安企业根据sci (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世界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万份文献记录建立的计量分解数据。 根据数据库近10年的数据统计其划分的22个学科行业,通过科研生产力、影响较大、创新力和快速发展力四个一级指标及论文数量、论文引用频率、论文篇引用频率、高引用论文、热点论文、前沿论文等二级指标, 全面衡量了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较大和期刊学术水平,根据引用频率的高低明确衡量了研究成果。
esi本来就是明确学科快速发展水平、趋势和热点的指标之一,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自年前后该指标成为我国科研评价的新宠儿之后,esi在国内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发生了变化。
年的esi指标纳入教育部第三轮学科判断系统,其热度不断上升。 年以后的双一流建设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战术,学科快速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目标,这高度符合esi学科的排序功能,导致了高校及科研人员对这一指标的空前重视。
esi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内大学进行学科快速发展的热情,一点点的大学也因此获得了比较亮眼的数据。 据软科统计,根据去年9月至年9月3年的数据,中国大学进入esi前1%、1、1的学科数均有显著增加。 以以前的1%学科为例,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高中每年新增100多个学科。 年9月中国高中的入学总数为745件,截止到年9月增加121件,为866件,连续年增加到971件,但到年9月为1138件,3年间累计增加了52.8%。
虽然很高兴中国大学的整个学科发展迅速,能够取得这样的数据,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显著。 以哈佛大学为例,其入围esi前1学科数为8个,这个数字是中国所有大学入围数的总和,而中国大学空间科学前1%的学科数还没有破零。
重视esi是没错的,但单纯以esi为唯一或核心进行评价的尺度是错误的。 例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esi前1是省级双一流,则2不是。 这唯一的esi指向会严重扭曲,误解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我们大学和科研机构对esi的执着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像废丁解牛一样分解esi的各项指标,据此结合本校的情况启动了文案丰富的esi学科建设计划,投入的经费动不动就百万,手段上更是其极:或真金白银。 或者直接高薪挖掘高产论文的作者,或者学者追逐热点论文,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刷高引用率,不惜建设一流高校变味追逐一流数据,各种各样的应试混乱层出不穷,令人震惊。
esi作为评价指标水土不服
关于esi,我们应该从角度上明确地只反对esi,但不是不用,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利用。 这需要我们对esi有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快速发展的需要。
评价一个学科的实力,是一个多维、多方面的许多复杂问题。 esi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将学科排名作为统一尺度上学科快速发展的参考,这无可非议,但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维度,而且esi基于sci等指标。 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sci的特点,而且有自己的问题。
首先,esi划分的学科与中国学科不兼容。 我国现有13个一级学科和100余个二级学科,esi划分的22个学科相当于大类,与国内这些学科不完全一致,必然导致学科排名难以直接对应。 以esi工程学科为例,包括国内新闻工程、机电工程、自动化、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某工科强校的esi工程学科占世界前1% 在这样粗放的学科划分下,放入同一行业的刊物,其性质、关注方向有时会有很大不同。
其次,引用上的漏洞和一些学科的误差。 理论上,论文引用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论文的引用情况不是作者自己计算的。 但是,这在esi中有可钻的空间。 这为画笔引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为esi本身并不区分是自我引用还是他的引用。 另外,esi在计算机等学科的误差也很大,这是因为计算机的最新业务一般都是在会议论文集上领先的,而esi是基于sci计算的,几乎不包含会议文献,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统计不准确。 特别要注意的是,esi的前1%并不是指前100位。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由于许多学科的研究机构基数大,例如临床医学学科有4000多家进入前1%。 根据这个数字,即使进入前1%,真正成为一流还不够。
最后,esi不能全面反映中国高校的任务和功能。 我国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而esi排名的依据是论文相关数据,是其中之一,在高校其他功能没有统一、可比较的指标的情况下,片面强调esi指标,必然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初衷。
过度迎合esi会导致大学学科布局畸形迅速发展
客观地说,esi作为学科评估指标比sci、ei等指标有一定的进步性,我国各大学的学科参考意义也很大。 但是,一旦esi以目标进入高校评估体系,与资源分配相关,其弊端很快显现,学术和科研宏观层面的破坏力大于sci,最重要的是扭曲了高校学科成长的动力、方向和目的,导致我国学科布局畸形迅速发展,
第一,从学科自然成长到拔苗助长。 高校学科快速发展逻辑首先要立足于我校的实际,应根据国家快速发展战术要求和科学快速发展趋势、学科关联、地方政府需求等情况进行自然树状增长,但从提高esi排名的角度看,一所高校如果没有esi指标体系中的学科,将会吃亏。 此外,esi系统学科也有易发论文和难发论文之分,许多高校掀起了开办医学院、农学院、材料学院的热潮,但仅占易发论文的esi学科一亩三分地,由地方政府根据esi指标的重视支付经费
第二,导致人文和工程类特色学科的衰退。 在esi的22个学科中,只有2个人文学科,涉及经济学、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导致国内许多文史类学科难以应对,以人文学科为中心的大学受伤,在各大排名中迅速下跌,陷入资源不断减少的不自然状况。 另外,具有地质、矿业、电力、石油等特色学科的大学也存在同样的贫困和问题。 长期以来,必然导致人文和工程类特色学科的衰退,给我国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失。
第三,教授只关心科学研究。 对大学教授来说,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始终是最基础的三大任务,特别是前两个责任是国外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他们要搞好科研,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搞好教学,培养优秀学生。 但是,esi的指标是以论文为导向的,大学为了符合指标只能在资源配置上下功夫,使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与职场、薪酬、职务、帽子、晋升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这个洽显然不仅教育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精力分配的二八大致上下,自然搞科研龙马精神教育稀疏,出现了普通的倒悬现象,这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急需处理的问题。
构建符合国情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一直朝着客观公正的方向快速发展,sci和esi都抱着这样良好的期待进入了评价体系,但依然摆脱不了应试倾向的功利化魔咒。
应该说对大学、学者的评价是许多复杂的过程。 大体上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更合适,但其中许多课题比较硬朗,需要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逐步加以处理,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科研及高校的判断和评价机制,鼓励正确的科研观、学术观,长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以下想法可以参考。
第一,构建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要求的评价指标。 要实现科学评价,需要适当完整的指标体系。 我们现在既然受制于esi、sci等指标的不完善,国家必须长期考虑,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指标。 有的学生可以称为大学,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评价指标体系的首位,在判断中以培养过程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为评价的首要指标,以大学如何提高在校学生内生学习的动力为首要评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需处理的问题。
第二,加强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在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评价体系中,第三方的评价体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需要培养比较稳定的高水平社会咨询评价机构,承担具体的评价活动。 建立政府出资的所有项目,由第三方机构负责评价,相关部门负责监督,严格准入退出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第三,建设更加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 科技评价必须逐个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优势,建立确定方向、重构激励约束的分类评价标准,营造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 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围绕科学前沿和生产实际诉求强调引导重大成果生产,着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关注共性技术比较有效的供给能力,支持优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战术诉求能力。
科技评价分类应比较科技活动家、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创造特色,追求卓越。 例如,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员工的优势,可以分别建立科研诚信、创新质量、学术贡献、人才培养、科普和开放共享等评价维度,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四,加强评价体系中新技术的运用。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技术可以为评价系统的完整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完全利用公开的数据资料,计入一定的评价权重,通过相关数据的智能解决,评价系统得到了较为真实的科研水平和快速的发展全景,全面反映了教育和科研的各个维度,不仅仅是论文数量的统计。 (作者:李志民,中国教育快速发展战术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快速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标题:财讯:大学竞逐ESI会扭曲学科生态 ESI为何受到热捧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