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全国各地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好转,经济运行持续恢复。 二季度经济增长加快3.2%,三季度加快4.9%,恢复到中高速增长区间。 今年三季度经济累计同比增长0.7%,由负转为正,取得的成绩不容易。 从第三产业来看,一季度、二季度、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 %、0.9%、0.4%。 疫情对第一产业影响小,增长较快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大,随着疫情后恢复生产的推进,恢复也很快。 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恢复相对较慢,增长速度也相对较低。
展望第四季度,经济复苏势头预计将持续。 表明无论是供给侧的工业和服务业,还是诉求侧的内需和外需,都在持续恢复,经济增长将适度加快。 第一,有以下要素
第一,先行指标表明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二季度以来,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上涨,三季度维持在51%以上,9月份达到51.4%,创下28个月以来的高点。 非制造业pmi也同样上升,9月份达到55.9%,为创立以来最高。 作为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采集了经济活动的许多方面,如生产、库存、新订单、进口、价格、员工等,反映了经济整体状况和整体变化趋势,是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 从三季度以来的pmi指数走势来看,四季度经济增长前景乐观。 另外,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上涨100点以上,公司信心指数回升110点以上,央行问卷调查显示,公司经济热指数连续2个月大幅上涨,均显示经济回暖势头良好。
二是工业生产持续加快。 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恢复力度加大,促进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4月份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4月至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加快,9月份达到6.9%,比8月加快1.3个百分点。 1-9月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增加值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8%。 从领域来看,疫情好转以来,大部分工业领域逐渐恢复,但结构差异较大。 以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恢复相对较慢,采矿、水电等能源领域的增长率较低。 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三季度分别增长5.9%、4.7%,其中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2%、14.7%。 目前工业生产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第四季度工业生产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三是服务业恢复速度加快。 服务业生产指数连续5个月增长,9月比去年同期增长5.4%,比8月上升1.4个百分点。 服务业产出高速增长明显回升增加值增长率,三季度服务业增速增长4.3%,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其中,新闻传播、软件、新闻技术服务业增长11.4%,增长率较高。 三季度以来,景区、商场、电影院等室外型、凝聚型服务领域的限制逐渐放开,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领域的商务活动指数促进了60%以上的高位。 从总体上看,目前服务业恢复程度仍弱于工业,未达到疫情爆发前的正常水平。 预计今后服务业生产供应将继续加快,继续恢复四季度经济增长率。
四是内需正在迅速回升。 从投资诉求来看,1~9月累计投资增长0.8%,预计将回升至正增长,第四季度将继续加速。 全年3.75万亿元专项债务在三季度发行,对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有积极作用,预计四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将明显加快。 虽然近期房地产公司融资政策收紧,但考虑到前期开发商获得的土地目前处于开放阶段,开工建设的项目十分充足,预计四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适当加快。 制造业投资相对较差,随着内外的改善,预计将促进制造业投资的修复,但全年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根据费用诉求,8月份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9月份增长3.3%,增长加速。 但是,1~9月的累计费用增长率为-7.2%,依然为负值。 饮食领域受疫情影响较深,石油和产品类费用跌幅较大,是影响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 被前期疫情控制的高级商品费用收取得到释放,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的费用增加加速。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前期受疫情影响的餐饮、汽车、建筑装修材料等领域费用正在回升,将支持四季度费用增长,费用回升趋势比较确定。
五是外需优于预期。 三季度以来,出口增长保持较快,9月以美元计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9.9%,为年4月以来最大单月增长,出口连续4个月增长和增长。 三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583.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4.3%,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负,前三季度已转为正,实现0.1%的拉动,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3%。 二季度可能是世界经济的低点,如果海外再生产继续加速,外需情况有望逐渐得到修复,二季度出口有望维持增长态势。
综合上述分解,预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加快。 从供给来源看,工业生产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服务业生产将在第四季度进一步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诉求角度看,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有望逐步恢复整体投资增长率,费用增长也有望逐渐加快,出口维持增长态势。 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加速至5%以上,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以上。 中国将继续保持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也将进一步提高,有可能引领世界经济疫情后的复苏。
而且,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点风险和问题,第一点如下。
第一,全球疫情的反复可能会给世界经济的运行带来不确定性。 截至10月26日,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超过4300万例。 随着北半球气温的变冷,疫情有再次局部暴发的风险。 基于此,如果相关国家采取切断交通物流、停止公共和集体活动等措施,这些措施越严格,就越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要素的流动,无论是劳动力还是生产资料的跨地区流动。 但是,我们不需要太担心疫情的二次发生的影响。 因为主要国家已经积累了疫情防控经验,医疗资源也逐渐充裕,能够更好地控制疫情的二次发生。 三季度全球经济已经复苏,整体企业稳定的良好态势应该不会改变。
第二,出口增长势头能否长久持续还不清楚。 目前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其中有三个特别原因。 首先,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疫情有一定的错位,二季度以来,中国率先恢复生产,经济复苏,但其他许多国家由于受到疫情冲击,难以恢复,这客观上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窗口期。 其次,国内疫情好转以来,出口公司加快了前期积压订单的完成,目前可能存在出口集中现象。 再次,疫情同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9月含口罩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34.7%,成为拉动出口的重要力量。 将来,这些因素减弱后,可能会影响出口增长。 另外,全球疫情的反复还会影响外需恢复的程度,出口尚不清楚。 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出口请求的不稳定,需要事先判断和应对。
第三,存在供需恢复失衡的现象。 疫情好转后发现,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加速带来的供给增长,但诉求方的回升明显弱于供给方。 由于本季度经济增长率主要按生产法计算,从二季度以来的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来看,与gdp恢复程度相一致。 但是,从诉讼地点来看,实际投资增长率和实际费用增长率都低于gdp增长率。 这表明存在供需失衡状态,疫情好转后供给恢复快于诉求恢复,短期供给大于短期诉求。 下一阶段需要扩大比较有效的诉求,着力促进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 (刘学智)
标题:财讯: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预示经济增长将适度加快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