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2字,读完约5分钟
中概股正迎来年来第四次美国上市的小高潮,但许多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不如强者之意,相比国内同领域企业的评价水平,一些企业存在一定的低估嫌疑。 随着国内科技创板市场的开放,为众多被认为被低估的中概股打开了回归之门。
年以来,中概股迎来了新一轮的上市小高潮,42家企业年登陆美股市场,年有23家企业。 其中,年上市的中概股数量超过了年和年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的总和。
但遗憾的是,近一年多来,股市表现不忍看到年上市中概股下跌数达到69%,年上市企业股价下跌率超过70%。 在国内科技创板市场上市的今天,一些海外市场上不如意的股票引起了回归的考虑。
中概股迎来了赴美市场的小高潮
wind数据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经历了几个发行高潮。 这是自2000年日本、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赴美上市以来,历年来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第四次,也是历史上中概股集中在美国上市。 年,比利时动画、爱奇奇、文芳阁直播、拼多多、未来、腾讯音乐、蘑菇街等陆续上市,富途证券、老虎证券、新氧、云集、瑞幸、斗鱼等在年登场。 另一方面,这关系到整个美股市场的持续上涨。 此外,国内上市门槛略有下降,但还不够,美国仍是许多公司上市的选择。 关于这一年多中概股在美堆积上市的现象,艾米股票理财合伙人梁剑对《红周刊》记者说。
凯兴资本合伙人谢晨光向《红色周刊》记者表示,风险投资者和首席执行官认为这两年是移动网络产业和技术创新周期繁荣的尾部,从全球金融周期的角度看,这可能是2008年以来的另一个顶点。 中概股年以来的密集上市,是在资本市场还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向关联公司阶段性说明。
有些股市表现不好
可以观察到,与历史上网易、新东方、手机网、美好未来、yy快乐时代、阿里巴巴等企业的良好市场表现相比,年上市以来企业整体市场表现欠佳,有些企业上市即告破裂。 正如今年7月在纳斯达克登陆的斗鱼和万达体育,前者上市以来股价下跌27%,后者在10个交易日内股价出现腰斩,上市首日下跌35.5%。
谢晨光认为,中概股新股的破发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正常表现,不会像国内科创板一样新股不败。 明星企业在上市前已经对高企进行了估值,来自风险投资机构的估值超过了证券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特别是软银视觉基金等数千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他们对未上市公司的估值几乎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证券市场是完全不同的评价逻辑。
梁剑也表示,中概股上市在美股市场破产并不是罕见的现象。 这与国内市场抢人头打新事物不同,美股市场完全定价,破产的原因很多,市场可能对该公司不好,也可能是该公司的发行价太高。 但是,他还表示,虽然宏观经济、贸易纠纷等因素会影响公司基本面和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但对许多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中型股票来说,业务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仍然很小,上市后的股价可能会大跌,相反会出现好的投资机会。
诚然,在几次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中,阿里巴巴市值从上市之初的230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100亿美元,另外,自网易、新东方、手机网、好未来等市场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0%,这些企业的市值都在上涨。
当然,名列前茅的话,概股的市值会大幅增加,可以看出很多中概股的表现依然不好。 据wind统计,目前230家美股中,93家企业市值在1亿美元以下,超过40%。 更重要的是,8成企业上市以来股价持续下跌,中小市值中的大部分股权被边缘化。
显示出不良状况,将中概股转回a股
另外,中概股普遍估值不高,尤其是中小市值企业亏损明显,近年来,在a股上市同领域企业估值明显偏高的现实影响下,海外上市中概股私有化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许多中概股因私有化而 以完美世界为例,美股退市前的市盈率仍为1.4倍,但回归a股上市后,最新市盈率达到3.5倍。
不久前,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中概况也向市场传达了回归的需求。 6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官网公布的文件显示,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分拆普通股,以增加筹资活动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 据推测,对阿里来说,市场将导致港股二次上市。 迄今为止,投票者在媒体上表示,阿里回归的概率为99.99%,和科创板一样是不可失败的任务。 作为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阿里回归后,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归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另外,今年5月24日,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也宣布,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的申请,自主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随后中芯国际证券交易集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举行。
在a股发行科创板的大环境下,科网企业众多的中概股可以借回去吗? 对此,世博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向《红色周刊》记者表示:“科创板在上市制度和交易制度方面有较大突破,与美国等海外市场制度逐渐接轨,特别是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要求的放松,符合新经济公司的快速发展规律,有利于科创公司国内上市。 该股不同权等制度安排也简化了中概股回归的流程。 国内科创板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较高的投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型股份制企业的回归。
但刘哲还认为,国内科技创新市场还处于资本市场试验田阶段,股权容量较小,在交易制度、上市制度、市值下跌等方面有一定突破,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大量中概股要回归上市,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创板的制度建设,使更严格的新闻披露制度、更严厉的违规处罚机制、更顺畅的投诉机制和注册制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中概股回归的后顾之忧。
标题:财讯:中概股迎来赴美上市小高潮 表现不佳倒逼国外上市中概股回归A股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