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34字,读完约21分钟
货币到底是什么? 在现代经济日趋货币化的今天,货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存和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货币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和异化。
货币产生后,由于其表现形态和运行机制等不断变化,特别是从实物货币向信用货币迅速发展,从有形货币(实物货币、纸币和辅币)向无形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迅速发展,从机制和形态向核裂变
货币就是信任,只要是人们普遍信任和接受的东西,就可以成为货币,不需要国家支持的商业银行没有存款。 后面有贷款和存款。 贷款是信用货币投入的重要渠道。 银行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来增加存款。 实际上,先有贷款,后有存款。 货币本位成为发行者(中央银行)的债券,信用货币体系成为国家的股票等。
特别是比特币等趋向中心化的网络密码货币出现后,有人认为货币应该脱离经济行业,上升到哲学、玄学的高度进行演绎和想象,货币排除人类的干预,由上帝(去中心化的数学密码方式)管理,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法定货币系统。 货币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与交换无关,与资产价值无关,货币从来都是一个使命,即建立和捍卫人的价值。
这些说法就像雾霾笼罩着空气一样,越来越混乱了人们对货币的认识和掌握,影响着经济形势的评估和把握,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总量的控制。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急需正本清源,要弄清楚什么是货币!
一
这必须从有形实物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开始,决定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要与其财富规模动态地保持平衡。
剩余劳动的出现,以及不同剩余劳动之间交换的迅速发展,都需要价值尺度或交换媒介。
而且,在某种社会交换范围内,最受社会追逐的物品(主要取决于社会权威力量的喜好)被用作交换媒介。 这种交换媒介成为货币雏形,即商品实物货币,本身就是社会上最受欢迎的商品。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提高交换交易的效率,作为货币运作的商品实物需要满足越来越苛刻的条件。 最后,得到了无生命、质量比较稳定、容易划分价值等级、被特殊贝壳、骨头、羽毛等社会主流追赶的物品,开始作为货币物品发挥作用。 随着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现和进步,更符合货币属性要求的贵金属逐渐取代了其他物品,成为货币物品的首选。 最后,主要经济体基本集中在黄金和白银。
货币的演化和统一,大大提高了交换交易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着货币的改善,人们对结算方法进行了创新:在稍有实力、有稳定业务往来的商户之间,日常发生的业务往来,不按笔货币清算,只需签字盖章确定往来关系,在约定的日期前,核对双方往来账目。 由此,金属货币的日常流通和清算等价格大幅减少。 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了钱庄、票号等专门从事货币场外汇率的组织。
在票据和银券能够及时全额兑换成金属货币并得到社会广泛接受的情况下,该票据本身可以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日常流通,将记录了金属货币总额的票据分割成不同等级面额的标准化纸币即可 于是,出票人(即兑付人)事先打印票面金额,出票人一看到票据就约定立即付款(持票人将票据交给出票人指定机构,核实属实后,该机构将票面金额对应的金属货币兑付给持票人),不记录持票人, 该纸质票据成为纸币雏形,不断完整、规范。
当然,在这个阶段,纸币是金属货币日常流通的替代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作为担保,因此也称为金属本位制的纸币。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繁荣,货币诉求量不断扩大。 但是,受货币金属供应量的限制影响,实际可用货币量往往与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偏差,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反而严重危害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贸易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货币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丰富,但货币的根本功能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要发挥货币价值尺度的功能就必须努力维持货币价值的相对稳定 为此,有必要在该国主权范围内对一国的货币总量进行法律保护,以适应需要货币化的社会财富规模。 简而言之,就是动态平衡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及其财富规模。
因此,有必要首先将货币从社会财富中分离出来。 原作为货币的贵金属退出货币舞台,必须回归社会财富的本源。 货币应该脱离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财富的价值对应物、特征物。
当社会财富多而复杂,各种商品的价格可能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频繁变化时,如何维持货币总量和财富规模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货币价值的相对稳定呢?
于是,人们设计了社会整体支出物价总指数的概念和指标体系,选择社会代表性终端支出品的价格,给予一定的指数份额,注意总指数的波动情况,认为只要物价总指数的波动在预期范围内,货币价值基本稳定。 如果物价总指数有可能突破预期目标,就必须实施逆向货币管制。 因此,货币政策不断涌现,并与财政政策一起,成为现代社会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调控作用。
当然,货币政策追求的是社会物价总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并不是绝对稳定的。 这不仅意味着国家越大,交换交易越发达,难以维持物价和货币价值的绝对稳定,而且维持货币适度贬值的压力,会促使人们投资和花费越多,减少储蓄(社会资源的偶像),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据悉,目前世界各国通胀率并不为零,主要经济体基本设定为1-3的目标。 当然,货币只能适度贬值,必须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否则,一旦失控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危及许多人的生存,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货币危机和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货币系统的崩溃。
因此,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应该始终保持稳定,即追求货币基本稳定,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紧缩,比较有效地发挥货币价值尺度的基本功能。
二
让我们来看看无形信用货币的产生和管理。 这与信用货币体系下,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边界有关。
货币的迅速发展最终使黄金、白银等金属材质和实物形态完全退出,由蜕变为虚转为新的信用货币,实现了货币快速发展史上极其深刻的重大裂变(破茧化蝶)和升华重建。
货币从金属货币转换为信用货币后,摆脱货币金属供应量的限制,人们可以更灵活地控制货币总量,从而与财富规模动态平衡,维持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
当然,失去金属供应量的限制,增加货币总量人为控制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同时面临各种诱惑,带来货币投放失控的风险和风险。 因此,必须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建立和完善严密科学的货币管理体系。
首先,有必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货币发行和管理体系。
在货币体系下,一国货币总量最根本的不是政府用财政收入提供信用担保(这只是政府发行证券的表现),而是在该国主权范围内,让法律可以保护的社会财富与之相对应。 因此,信用货币为了应对实物货币,不再是商品实物,而是受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的可靠的价值尺度,因此也称为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一国货币应当有统一的标准和总量控制体系,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或者由中央银行在统一的监管和授权下,由其指定的专门机构发行。 在货币体系下,推进货币非国家化,缺乏国家范围统一的规则和监管,违背规则,难以实施!
其次,在信用货币体系中,货币的表现形式和清算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金属货币体系下,货币收支基本上是现金清算,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两清,即使发生贷款,第一是直接融资,一旦钱(货币)贷出,放款人就会把这笔钱转到借款人手里。 因此,直接融资不会创造或衍生新货币。
但是,在信用货币系统中,存在将手中的现金(纸币和辅币)存入银行等清算机构的倾向,不仅可以减少手中大量现金带来的麻烦和风险,还可以获得存款机构支付的利息等收益。 发生收款交易时,通过银行进行转账清算。 即,从银行扣除支付人口账户的存款金额,并相应地增加接收人口账户的存款金额即可。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现金印刷、押运、核实、保管和处置等方面的价格,提高资金清算效率,加强资金流通的合规监管。
由此,货币收支的清算将从更多的现金清算转为记账清算。 货币的表现形式从更多现金类有形货币转换为存款类无形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 货币总量不仅转化为流通中的现金,还转化为流通中的现金( m0 ) +银行存款,货币的非现金化和数字化越来越明显。
再次,货币投放的方法改为:央行独家印制投放,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放基础货币,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衍生货币。
人们将手中的现金更多地存入银行,有助于银行集中社会闲散的货币资源,通过发行贷款、购买债券等方式配送到社会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是,银行贷款和债券的购买是银行自主决定的,与存款人没有任何关系,银行不通过发放贷款减少现有存款,而是从银行贷款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结果与存款人直接将资金交给借款人有很大不同 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融资方法,人们把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的融资称为直接融资,把资金所有者把资金存入银行等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独立向诉求者提供资金的融资称为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本身不派生货币,间接融资派生新货币。
间接融资出现后,货币的投入将开拓新的方法和渠道:不仅有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如黄金、白银和其他流动性较高的战术物资,还有外汇(国际硬通货)等投入货币等间接融资衍生的货币。
央行购买货币储备物投入货币,不仅对投入的货币给予相应的价值支持,也是货币价值的明确重要依据。 这是货币投入最基本的方法。 因此,这部分货币也称为基本货币。
但是,央行购买货币存量投入货币不能无限扩大,必须尽量加以控制。 否则,货币系统将恢复到商品实物货币或金属本位制的状况,从而难以比较有效地控制货币总量。
这样,间接融资衍生货币就成为信用货币投入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社会的资金诉求来推断社会财富规模,投入相应的货币,从而使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相互对应。
当然,用间接融资方法投入的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估算,其中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等债务,由此形成银行坏账损失,则间接融资衍生的货币可能出现赤字,没有真正的财富。 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货币明显贬值,可能影响社会对货币的信心,也可能引起货币进一步贬值的担忧,甚至引发货币危机、金融不稳定,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中,银行发放贷款,属于银行自身资产,可以由此获得贷款利息,实现营业收入,但贷款转换的存款属于国家法定货币,以国家财产的名义担保,这导致银行贷款收益和价格失衡,
因此,加强间接融资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这至少有一个严格确定的质量认定标准,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间接融资的质量,包括严格控制以贷款转换投资、增加贷款的恶性循环。 二是对可能发生的融资损失,要及时计提损失准备和核销三、对间接融资的供给者(如银行)要有严格的管理规则。 例如建立确定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资产不良率、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根据实际水平控制间接融资的能力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清算。 不抵债的,必须实施破产清盘,消除货币大量赤字的风险。
最后,在信用货币体系中,需要区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严格管理中央银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融资。
中央银行被赋予货币投入和监管的特殊权利,直接向社会提供贷款,在允许购买债券等资金融通的情况下,如果融资投入发生问题,中央银行可以用扩大货币投入的方法掩盖问题,中央银行由于财务约束不足而不能破产,货币总量失控。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央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融资、购买债券等融资活动,聚焦于对社会融资和货币总量的监管。 央行可以根据需要在银行间市场购买符合条件的二手债券产品或提供必要的再贷款等,释放银行间市场所需的流动性。
社会通过间接融资的案件,应当交给商业银行等机构处理,接受央行等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加强商业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允许商业金融机构破产清盘,政府和央行追求短期金融稳定为商业金融机构提供刚性兑付的过度支持,隐形
其中,政府为防止贷款而进行的行政干预,通常政府不得直接向银行贷款或向银行直接发行债券,而应只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
三
这样,什么是货币的本相? 好的金融和坏的金融的分水岭是什么?回归本源,想知道货币的本质和金融的逻辑。
货币是根据交换交易快速发展的需要产生的,发展迅速,反过来又对交换交易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货币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一直在升华,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价格,严密的风险监控,更好地发挥货币的积极功能,抑制其可能的危害。
货币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货币的本质和核心功能一直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这是注意和把握货币快速发展变化的核心主线和基本逻辑。 摆脱交换交易的基础背景、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这一核心主线,从一点小事上走偏,致力于新奇提出的货币起源、货币新论等,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以货币为基础,独特的金融活动,即以货币为载体,价值说明(货币印刷与投入)、价值转移(货币支付清算)、货币按照约定条件进行的投融资(货币被赋予特殊的权利义务,转换为资金或资本,开始独立于实体经济的投融资。 包括结构性融资或可转换融资等各种金融机构和产品)、金融产品交易、金融活动的机构和场所、金融监管体系等金融活动的工具和方法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严重。
通过金融活动实现社会财富转移和优化配置,充分激活社会闲置资源,更好地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浪费),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和价值,合理分散或分配风险,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地快速发展 从事金融活动可以从预计新增的社会财富中获得合理的份额作为自己的利益,这是金融存在和快速发展的合理性和基础。
但是,由于金融活动中大量的财富转移是基于交易双方对未来的期望或预测,这有模糊性,即风险,因预期错误而产生资源配置错误,不仅没有创造预期的新价值,还可能损失原有的财富。 因此,能否比较有效地识别和控制风险,成为金融从业者或金融机构专业素质的核心标准,是好金融和坏金融的分水岭。
由于金融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实物转移及其价值转移、聘用权和全部权等分离,社会财富的价值和全部权可以独立于实物和聘用权运行,可以更灵活地实现价值转移和资源配置,因此金融活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朝着独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无论货币金融多么发达,最终实体经济终于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不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 一旦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将化为泡影,随时崩溃。 因此,服务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是金融的本源和宗旨,必须解决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
最后,想象未来货币的情况,扫描法定货币和商圈奖牌、有形货币和数字货币,结果会是什么呢?
必须看到,在现有法定货币下,并不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未被采用的、被赋予了特殊权利义务的奖牌。 例如,在中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但许多公司的食堂发行自己的餐券和卡来采用,许多商场发行自己的购物券和卡来采用,许多EC平台发行自己的积分和token来采用,其中给予了特别的优惠 如果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的话,需要追加身份证,验证的效率和价格更差。 因此,这种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的商圈货币和社区货币有其存在价值,国家通常没有严格禁止。
但是,作为商圈货币,必须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的采用,不能自由采用流出限制范围。 否则,会冲击法定货币的管理。 因此,必然要接受货币当局的严格监管。
商圈货币可以用法定货币的1:1兑换生成有形的物理代币,也可以用特殊算法设定的方法从计算机系统生成无形的互联网数字代币。 网络数字代币可以直接绑定法定货币,实现与其他法定货币的兑换。 另外,不绑定任何法定货币,可以用完全独立的兑换市场和法定货币进行兑换。 与法定货币的比价由市场决定,自由变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在线现实世界,迅速发展相对独立运行的在线互联网平台型社区,从而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互联网世界。 一些网络平台的运行范围已经突破了在线司法行政的边界,形成了跨国运行的网络平台,在其实际运行中必须面对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认证、采用货币的验证和兑换等问题。 各国规定的身份新闻不同,货币不同,因此每次交易核实当事人的法定身份新闻,进行不同货币的兑换,价格、效率、风险都无法承受,因此在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参与者身份新闻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平台, 它还在平台上运行唯一的专用货币,允许参与者通过外部独立的货币交易平台实现平台货币和法定货币的兑换(平台不直接从事兑换,而是基于汇率风险规避的考虑)。 。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和全面金融危机后,2009年1月初有人提前设定总量和增量规则,完全由系统自动控制,消除人为干预,消除中心化的互联网加密货币比特币。 此后,以追求这种货币供给的客观公正、点对点支付、参与者的共同验证和记录、防止人为干预和伪造为中心的网络加密货币思潮兴起,以太币、莱特币等更多、数千种网络加密货币
但实际上,比特币是在完全人为设计的封闭互联网系统中生成和运行的虚拟货币,其系统设计尽管使用了许多复杂的区块链和加密技术,但在货币的设计原理上,却高度模仿了黄金 。 因此,比特币也根据数学算法和设定的规则,总量为2100万个,每10分钟左右电脑运算(挖矿)产生一个新的比特币,前4年每10分钟产量为25个,之后每4年新生产一次
黄金曾经是世界上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货币,但今天黄金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保值功能,因此比特币按照黄金机制设计,很容易被接受为货币(数字黄金)。 而且,其总量设定增加了产量每四年减半的设计,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货币价值期待,提高了对人们的吸引力。
但是,比特币与黄金的设计思路本身完全对比,却完全违背了货币快速发展的逻辑。
1 .如何事先设定总量和阶段性产量,以使比特币的总量供给难以应对可以用比特币识别价值的社会财富规模。 因此,难以维持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性,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发挥基本功能。
2、货币必须有明确的范围,受法律保护的社会财富与之相对应。 比特币完全是网络系统的产物,如果没有任何受法律保护的社会财富对应,只局限于自己的网络系统,比特币就完全是虚无缥缈的。
有人认为,比特币体系本身相当于央行的纸币发行和中心清算系统,只要人们接受比特币,世界财富就可以对应比特币,各种交换交易就可以用比特币进行清算。
但是,这样的结果对各国的法定货币构成威胁,如果能够同时流通法定货币和网络密码货币,就不能保证法定货币的币值稳定。 在国家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的情况下,颠覆国家主权和法定货币是不现实的,国家一定会严格限制网络密码货币在本国的流通。
另外,由于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网络密码货币,没有地域和法律的限制,如果比特币能够流通,就会催生无数的网络密码货币,例如伊森和莱蒂货币等,其结果就是被破坏为货币的基础。
3、比特币体系特别标榜的功能之一是去中心,点到点支付,我认为这将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价值成本,形成价值网络。 但实际上,有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就是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在比特币平台上注册。 彼此支付的只有比特币,没有其他资产。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每个账户的比特币数量真实、可验证、难以伪造。 比特币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迁移,不知道账户的所有人都是谁,直接在点对点进行,可以得到网络各节点整体的验证和记录。
其结果是,比特币平台将成为完全封闭的网络系统,难以解决现实世界交换交易标的确定性、合同执行、纠纷解决等问题。 另外,由于目前没有达成统一的协议和标准,链条之间的交易不容易解决,也不可能点对点解决。
因此,为了去比特币这样的中心(无法律保护),事先设定了总量和阶段性产量的网络货币,尽管冠以货币( coin或currency )的名字,但实际上是网络虚拟资产比特 比特币是一种特殊的代币,其价格需要用法定货币来识别,因为价格的波动完全受其自身的供求关系影响,容易变大
比特币出现10年内,已经经历了多种价格的大幅波动,让许多原来迷信或渴望的币圈人士认识到,比特币这样的网络加密货币实际上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 于是,有人开始推出固定在某法定货币1:1上的挂钩,作为支撑法定货币的网络奖牌。 这实际上回到了商圈奖牌的本质。
可见,互联网加密货币仍是互联网商圈货币或社区货币,难以取代国家法定货币。 网络商圈货币的价值取决于网络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好平台的应用价值,主要依赖炒股货币,没有生命力的网络加密货币可以兑换为法定货币,但兑换满足了反洗钱、反恐运输等要求 用法定货币兑换成互联网加密货币后,只有原姓名、原货币、原账户可以进出。 这应该成为法定货币监管的新的重要行业。 央行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不能模仿比特币等中心化网络密码货币设计,只不过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货币从有形的现金转移到无形的数字货币,是货币快速发展的必然方向,利用先进技术积极推进货币的去现金化、数字化。
但是,无论货币的表现形式和运营方式如何变化,作为其价值尺度的本质属性和交换媒介的基本功能都不会改变,维持货币价值基本稳定的核心要求也不会改变。 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王永利)
(作者是原中行副行长、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标题:财讯:资深银行家王永利帮你厘清 货币到底是个啥?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