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5字,读完约5分钟
皱眉形容外资保险企业最近的现状也不为过。 在去年12月首次打破市场份额个位数占有率魔法后,6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今年前5月,外资保险企业增长率持续提高,其5月单月业务收入达到317.89亿元,市场份额再次突破10%,创年内新高 外资保险企业快速发展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其未来的快速发展会继续上升吗? 国内保险企业该如何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以应对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浪潮?
再现两位数的占有率
外资保险企业的低份额魔咒正在逐渐被打破。 短短五个月内,外资保险企业市场占有率实现了两次两位数的战绩,超过了过去几年的市场份额。 根据一位同行的交流数据,年前5月,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为1638.1亿元,市场份额为7.1%,比上年上升0.2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从单月市场份额来看,5月,外资保险企业保费收入达到317.89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0.01%。 这是继去年12月外资保险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0.52%之后,再次突破10%。
面对外资保险企业5月市场份额的显著提高,中国社科院保险和经济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一方面,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各项对外开放承诺和政策的落实,但这些措施在保险业反应迅速,明显,外资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开门红因素,外资保险企业的市场份额通常高于年末年初,疫情导致今年开门红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资保险企业不给力到5月。
市场人士表示,5个月内,即使占有率两次超过10%,也会出现外资保险企业跑路的信号。 由于本土经验匮乏,外资保险企业进入中国后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尽管机构数量稳步增加,但市场份额长期徘徊在5%左右。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说。 然而,年来,银保监会相继出台多项开放政策,作为对外开放的领头羊,保险最先感受到风向,外资保险企业更是闻风而动。 王向楠表示,考虑到中外双方的意愿、外资一方面的比较特点,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开放程度,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鲶鱼加速入场
近来,政策频频刮东风,国际巨头频频表态,国内保险市场也因听弦歌而知雅意,增资股频频落地,外资独资企业也纷纷浮出水面。
据统计,截至目前,20家外资保险企业增资超过150亿元。 其中,外资再保险企业可谓频频发力。 5月12日,德国汉诺威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企业增加注册资本15.6亿元,增资后,该企业注册资本从25.45亿元增加到41.05亿元。 这是该企业不到一年来的第二次增资。 今年4月,瑞士再保险企业北京分企业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加到13.55亿元。
除外资再保险企业外,国际大公司也瞄准了国内保险市场。 6月9日,世界再保险巨头慕尼黑再保险集团德国安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82亿元,出资泰山财险。 资本扩大,外资大公司也相继下跌。 今年1月16日,世界最大的保险和资管集团之一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旗下的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企业正式曝光,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企业。 6月19日,友邦上海分企业改制为独资人身保险企业的要求得到银保监会批准,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企业诞生。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二季度末,境外保险企业在我国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和131家代表处。
紧紧盯着国内蓝色的海洋市场
为什么外资保险企业在国内保险市场如此受欢迎? 王向楠解释说,与大部分中高收入经济体相比,中国保险市场增长率较快,外资市场份额较低。 瑞士再保险研究院发布的sigma报告显示,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仍是保险业增长的引擎,中国很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预计从年开始的未来10年,中国非寿险保费年均实际增长率将达到7.4% 未来十年,中国寿险保费年均实际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1%。
在中国保险市场持续增长和中国政府全面开放的政策下,中国保险市场显然是一片蓝海。 多位保险注意者分析认为,引进外资带来了国际保险企业的资金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等,满足了国内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诉求,对促进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激发保险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由于监管政策导向的一些变化,规模成为市场主体普遍的快速发展手段,市场竞争异化,许多市场主体的经营持续亏损。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市场上许多外资企业根据产权比较有效的约束、股东审慎的经营理念、面向世界市场的统一业务标准等,遵守保险经营的常规规则,很好地发挥保险的长期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有益于中资企业转型的快速发展 (陈婷)
标题:财讯:今年“洋鲶鱼”加速入场 外资险企市场份额创下年内新高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