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1字,读完约5分钟
文化与旅游部2月25日印发的《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确定,应比较有效地采用订票、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理。
此前,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9个部门在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改善节日旅游环境促进旅游资费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了实行景区流量控制和订票制度。
在统一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关口,使用预约、限流、分流等手段是旅游领域复苏的明智之举。
旅行的预约逐渐成为常态
通过网上预约,提前购票进入景区,不是新的措施。
去年,原国家旅游局已印发《景区最大载重量核定导则》,为各景区计算游客最大载重量,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根据导则,景区采取分阶段宣传订票销售、提前优惠等方法向游客
近年来,全国许多景区,如故宫、拙政园、都江堰等,采取了网上购票的方法。 年8月,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文化与旅游部相关负责人鼓励景区特别是资源脆弱型景区推广订票,表示到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施订票制度。
受此次疫情影响,景区预约、分流、限流等管理方法再次备受关注。
3月31日,习大大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表示:“今天我去了西溪湿地。 那里是预约。 预约旅行,现在一律要求定额的30%,我觉得这些还需要。 这也是国家管理水平的表现。
据了解,西溪湿地以实名预约模式分流游客观光,不会凝聚人们。 游客可以在景区官网查看预约情况,合理安排旅行。
不仅是西溪湿地,更多的景区也开设了预约模式。 3月31日,四川九寨沟景区重新开园,每天限制1万人,景区不现场购票。 游客需要事先购买实名的网上门票,携带身份证入场。 4月1日,山西省文旅厅暗示,山西省部分景区只能提前预约或网上购票观光。 清明假期,杭州西湖开放16个景区,都采取了限流、游客预约的措施。
日前,北京市文化旅游局也发布了《等级景区秩序恢复开放实施方案》。 其中,景区开放后,确定了严格控制游客流量。 疫情防控期间,等级景区的日接待量和瞬时接待量分别不得超过景区日最大载重量和瞬时最大载重量的30%。 为了比较有效地组织客流,要实行实名制,鼓励实行分时间段网上订票,支持使用扫码支付、电子票等非接触服务技术手段购票,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和排队凝聚
游客喜欢观光地的需要
黄山景区清明假期第二天入场人数达到流量上限,取消游客入园备受瞩目。
一位游客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开了几个小时的车来到景区,但是已经不能进去了,这样的体验不能说很美。
越来越多的网民真心希望今后所有景区实行预约制,限制每日人数,减轻景区负担,防止人口密集带来的风险。
因此,景区实行预约和限流制度,也是游客提高旅游体验的号召。 景区限流预约是对景区、游客的双保护,保护景区的文物和自然资源,并赋予游客更安全、更有尊严的游客体验,获得更好的精神享受。
通过网上预约,景区可以掌握游客的游客相关数据,更清楚地了解游客的特征。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给游客带来图像。 什么年龄段的人希望访问这个景区? 年轻人喜欢走什么路线? 哪个省的游客最多? 景区内的景点会更吸引游客吗? 有了这些数据,景区更容易实现精准宣传。
不仅如此,对景区的管理来说,许多问题也需要数据来帮助决策。 基于景区内人流、车流数据的收集,景区可以绘制准确的基础地图数据,发现目前运营中存在的不足,为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然后,通过分解景区内游客的费用等相关数据,可以提供游客更喜欢的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多的举措需要探索
预约与限流、分流管理是智慧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景区已经完成了智慧景区的硬件设施建设,但对实施环节的许多软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调整。
预约和限流是景区未来的快速发展趋势,但必须稳步推进,比较不同景区的情况,并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另外,要制定预案,使用网上订票的智慧景点,并不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记者11号假期去过慕田岭长城,但是在景区购票的二维码入园机器速度太慢,在检票口前排起了长队,引起了凝聚。 更重要的是,景区对排队人群缺乏比较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预约和限流是景区管理的做法之一,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一劳永逸。 景区在推广相关服务时,仍然要做作业。
今年清明假期黄山停止接待游客的行为惊醒了多个景区,如何解决限流与免费旅游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 还有办法。 只是,如果只实行限流,景区在管理上处于落后和被动的状况,如果能与订票结合,景区的管理就可以积极进行,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例如,在预约门票中,分时预约、及时控制、避免大量人员聚集在园内,对于疫情防控和旅游业的复苏非常重要。 (刘发为)
标题:财讯:分时限流不使凝聚 预约旅游渐成常态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