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8字,读完约4分钟
海关总署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 目前,进出口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年内进出口累计增速也是三季度以来正增长态势。 许多分析表明,目前的局面是市场主体积极突破、稳定外贸措施预紧力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未来外贸仍面临不确定性,持续增长需要努力。
11月出口增长14.9%
我们手上的订单在明年4月份工人加班到完成订单计划前不久,家电、家具、玩具、自行车等领域的出口订单明显增加,外贸公司反映出出口爆炸现象有所增加。 数据印证了这种积极的势头。
据海关统计,11月当月,中海外贸进出口3.09万亿元,增长7.8%。 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 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增长92.6%。
1至9月,中海外贸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为正,同比增长0.7%。 从1月到10月,外贸增速提高到1.1%。 进入11月,增幅持续扩大。
在出口方面,机电产品、纺织品、塑料产品等有所增长。 前11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9.57万亿元,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59.3%。 其中,自动数据解决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1.31万亿元,增长10.7%。 同期,出口含口罩纺织品9892.3亿元,增长33%。 塑料制品5277.8亿元,增长20.1%。 家具3650.7亿元,增长11.2%,玩具2104.8亿元,增长6.8%。 笔记本电脑、家电等住宅经济商品也急剧增加。
海关总署统计分解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但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重大战术成果,稳定外贸政策措施有力。 中海外贸进出口从6月开始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民营企业进出口达到46.4%
进出口值总体持续增长,中海外贸仍呈现突出亮点。
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贸易状况良好。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增长,进出口值分别为4.24万亿元、4.05万亿元、3.65万亿元、2万亿元、1.8万亿元,为6.8万亿元。 其中,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中海外贸总额的14.6%。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恢复情况良好,国内生产能力有保障,成为世界市场的稳定器。 疫情下中海外贸的表现也越来越凸显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加,比重提高。
前11个月,民营公司进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11.3%,占外贸总额的46.4%,比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8.95万亿元,增长12.2%,占出口总额55.5%的进口4.52万亿元,增长9.5%,占进口总额的35%。
目前,民营公司已成为外贸行业最活跃的力量,在进出口中的占有率不断提高,对我海外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魁文表示,中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外贸稳定中提高质量。
稳定增长还需要努力
通过全面推行绿色通道提前申报、免检等便利化措施,减免提高通关效率的进口滞纳金、滞纳金等措施,为公司减免和节约资金的跨境电子商会公司( b2b )的出口试点 鼓励在东北等地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今年各项稳定外贸政策不断推进落实,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持。
许多专家表示,在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进出口实现了逆势增长,体现了中海外贸的韧性。 其中,稳定执行对外贸易各项政策,通过创新营造良好的经营者环境,扶持中小民营公司等措施也发挥了重要意义。
另外,服装、鞋、包等出口下降,外贸不同领域间有分化趋势。 李魁文说,目前外部环境多、复杂,外贸快速发展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艰苦努力。
除了继续推行各项稳定的外贸政策措施外,白明认为未来外贸行业需要双重关注:一方面,要关注之前传达的供给和诉求,保持外贸领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关注疫情形势,密切跟踪市场新变化,把握新费用的趋势和机会。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此前表示,从整体来看,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比较明显,公司复工复产恢复保持较好态势,国际形势不明朗,但我国进出口贸易仍有望好于全球整体形势。
标题:财讯:中海外贸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627.html